滴作玉虫千万只,一时飞满白云乡。全诗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萤火

唐·李商隐

雨余凉气湿衣裳,叶上秋声露点黄。

河汉微云初掩月,楼台清影半斜阳。

隔窗萤影随人入,绕砌蛩声近砌长。

遥想征人应见惯,滴作玉虫千万只,一时飞满白云乡。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著称,擅长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卷入政治斗争,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他的诗作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译文

雨后初晴,凉意袭人,湿透了衣裳;树叶上秋声瑟瑟,露珠点点泛黄,银河微云渐渐掩住了明月,楼台清影在夕阳下斜长,隔着窗户,萤火虫的光影随着人进入屋内;绕着台阶,蟋蟀的叫声在台阶旁久久回响,遥想那远行的征人,应该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景象;就像那千万只玉虫般的萤火虫,一时之间飞满了白云之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滴作玉虫千万只,一时飞满白云乡”两句,以萤火虫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征人在异乡看到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征人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秋夜的静谧与美丽,通过萤火虫和蟋蟀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滴作玉虫千万只,一时飞满白云乡”两句尤为精彩,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的美丽和繁多,还寓意着征人在异乡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有着别样的美好和希望,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坎坷经历,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雨后秋夜的景象和萤火虫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征人的同情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