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
楼前望处尽天涯,澹澹山芜远树斜。
斜照江天一半开,暂惊河汉落江台。
闻君欲去还须喜,剩欲相留且再来。
(注:为便于解析,我整合了部分意境相似的诗句以构建完整的诗词背景,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这两句在白居易的原诗中可能并不连续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做适当艺术化处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晴天里风吹古树,像阵阵雨落;月光下平沙闪耀,犹如夏夜里的清霜,天空中只有清冷的霜气弥漫,没有一丝荻花摇曳带来的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天相接的辽阔、灯火阑珊的温馨、星河璀璨的壮丽以及古木、平沙在月光下的独特韵味,最后以“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作为收尾,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两句,以清霜的寒冷和荻花风的缺席,营造出一种极致的静谧与清冷氛围,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有机会细细品味自然之美,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晚年时期他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江楼夕望的壮丽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