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释文珦的《春日》,下面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春日

宋·释文珦

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桃花开遍林间路,燕子衔泥绕屋庐。

风暖花红春意满,雨酥云嫩柳条舒。

一年好处君知否,正在此时人未悟。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僧人、诗人,字潜夫,自号泠然子、如晦道人、笑笑先生,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释文珦一生以诗文游于士大夫间,与仇远、戴表元等有交往,时人重之,有《潜夫集》二卷,今存诗六百余首,他的诗作多抒发隐逸之思,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

译文

春色初来时万物都欢喜,春光归去时兴致已阑珊,桃花开满了林间的小路,燕子衔着泥土绕着屋舍筑巢,风和日暖,花儿红艳艳的春意盎然,细雨酥软,云朵柔嫩,柳条舒展,你知道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吗?正是这个时候,但人们却往往没有领悟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从初来到归去的过程,以及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感受,前两句点出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以及诗人心情的变化;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桃花盛开、燕子筑巢、风和日暖、柳条舒展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人们未能领悟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诗人以“物喜初”和“兴阑余”两个词语,巧妙地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万物的欢喜和春天归去时兴致的阑珊,中间四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美丽动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人们未能领悟的遗憾,引人深思,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春日赞歌。

创作背景

释文珦作为南宋末年的僧人诗人,他的一生以诗文游于士大夫间,与当时的文化名流有广泛的交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里,面对眼前的美景和时光的流逝,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智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