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亭间偶见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相逢不语君应笑,各自风尘有万千。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真性情,他的诗文不拘格套,自成一家。

译文

偶尔见到路上的行人回头张望,他们也看见我独自站在亭子中间,我们相遇时虽然没有言语交流,但你一定会心一笑,因为我们各自都经历了无数的世事沧桑和人生旅途的风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亭子间偶遇行人的情景,行人回首张望,与诗人目光相遇,虽然彼此没有言语,但都能感受到对方的生活经历和内心的波澜,通过这一瞬间的交汇,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世态炎凉的淡淡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通过行人与诗人的目光交汇,营造出一种静默而富有深意的氛围,后两句“相逢不语君应笑,各自风尘有万千”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通过“相逢不语”和“各自风尘”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奈和沧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枚晚年归隐随园之后,在归隐期间,袁枚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完全脱离尘世,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这首诗正是他在亭子间偶遇行人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袁枚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世态炎凉的淡淡哀愁,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