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巷陌深深人不见,绿荫满地日当轩。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诗人,他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表达新思想,黄遵宪曾出使日本、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其诗作深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风格独特,内容广泛,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译文

鸥鸟飞翔在野水之上,水边坐落着简陋的屋舍;城墙之外是平坦的树林,树林之外则是连绵的山峦,小巷深处,人影难觅,只有满地的绿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窗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宁静、幽远的景象,首联“鸥边野水水边屋”以鸥鸟、野水、屋舍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和谐自然的乡村画面;颔联“城外平林林外山”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更远的城外山林,颈联“巷陌深深人不见”通过“深深”的巷陌和“不见”的人影,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尾联“绿荫满地日当轩”则以绿荫和阳光,为这幅乡村画卷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鸥鸟、野水、屋舍、平林、山峦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画卷,诗人还通过“巷陌深深人不见”等句,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代表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乡间,在乡间的生活中,黄遵宪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黄遵宪不仅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寄托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