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唐·雍裕之
吹笛秋江畔,
寒风塞雁群。
二十四船人笑语,
寒声一变作春声。
作者简介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蜀地(今四川一带)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在秋天的江畔,有人吹起了笛子,寒风中,大雁成群飞过,那笛声似乎有魔力,让二十四艘船上的人们都露出了笑容,原本寒冷的氛围也因这笛声而变得如同春天般温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畔吹笛的场景,展现了笛声的神奇魅力,前两句“吹笛秋江畔,寒风塞雁群”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吹笛的背景——寒冷的秋风和成群的大雁,后两句“二十四船人笑语,寒声一变作春声”则通过人们的反应和氛围的变化,突出了笛声的温暖和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笛声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笛声不仅打破了秋日的寂静,更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和温暖,诗人也通过“二十四船人笑语”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傍晚,漫步在江畔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那笛声悠扬动听,仿佛有魔力一般,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喜悦,诗人便灵感迸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爱、有美好,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