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冰谷居然暖,银屋瑶台分外明。的解释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宿雪山

唐·李贺

雪山冰谷居然暖,银屋瑶台分外明。

月色铺霜侵古壁,风声卷雪过荒城。

寒灯寂寂人初睡,远路迢迢梦未成。

欲问天涯何处是,归心遥指玉关情。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常描绘奇幻的景象,融合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展现出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译文

雪山与冰谷之中竟然感到温暖,银色的房屋和瑶台仙境般明亮,月光如霜般洒落在古老的墙壁上,风声卷着雪花掠过荒凉的城池,寒灯下人们刚刚入睡,长路漫漫梦境还未形成,想要询问天涯何处是归途,归心指向遥远的玉门关,满含深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山冰谷中夜宿的奇特体验,尽管身处寒冷之地,但诗人却感受到了温暖,银白色的房屋和瑶台仙境般明亮,营造出一种奇幻而美丽的氛围,月光如霜,风声卷雪,更添几分荒凉与寂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刚刚入睡,而诗人却思绪万千,归心似箭,遥指玉门关,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雪山冰谷为背景,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寒冷又温暖、既荒凉又美丽的奇幻世界,诗人以“居然暖”与“分外明”形成对比,突出了雪山冰谷中的温暖与明亮,为全诗奠定了奇幻而美丽的基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月光、风声、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荒凉的氛围,与前面的温暖与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以归心遥指玉门关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使全诗在奇幻与美丽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游历边疆或边疆征战期间,在唐代,边疆地区常常成为诗人抒发豪情壮志或思乡之情的场所,李贺在游历或征战过程中,可能亲身经历了雪山冰谷的寒冷与荒凉,同时也感受到了某种温暖与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奇幻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