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的解释

梦梦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青梅

宋·苏轼

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

独绕空庭日欲暮,墙头惟有数声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诗词文赋均有极高造诣,且风格多样,题材广泛,他的诗词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译文

抬头仔细挑选那些低矮阴凉的地方,摘下一枝带着叶子的青梅,独自绕着空旷的庭院,直到夕阳西下,四周只剩下墙头传来的几声鸟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轼在庭院中摘取青梅的情景,通过“举头拣遍低阴处”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青梅的细致挑选,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而“带叶青梅摘一枝”则进一步强调了青梅的鲜嫩与生机,后两句“独绕空庭日欲暮,墙头惟有数声啼”则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或思绪万千。

赏析

这首诗以青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摘取青梅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前两句“举头拣遍低阴处,带叶青梅摘一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青梅的喜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后两句则通过“独绕空庭日欲暮,墙头惟有数声啼”的描写,将诗人的孤寂与落寞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苏轼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青梅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摘取青梅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这种情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