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昙花
宋·杨巽斋
玉质冰肌天自成,何须更待染脂红。
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
香飘四野春无管,影落孤灯夜有朋。
谁识幽人贞白意,此心惟许月明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巽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名世,尤善咏物诗。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杨巽斋,作为宋代的一位诗人,虽然其具体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他的咏物诗往往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所咏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译文
天生玉质冰肌般纯洁无瑕,哪里还需要人工涂抹脂红来增添色彩?
只怪这野田里竟然生长出如此美丽的玉树,更在腊月寒冬中绽放出琼花般的花朵。
香气四溢,弥漫四野,春天仿佛也无需管理;孤灯之下,花影婆娑,夜晚也有了陪伴。
谁能理解这幽居之人的贞洁与清白之心?这份心意,只有明月才能知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昙花(此处以“玉树”、“琼花”喻之)的纯洁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诗中“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两句,尤为突出地表现了昙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昙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昙花的独特魅力,首联“玉质冰肌天自成,何须更待染脂红”直接点出昙花的天然美丽,无需人工雕饰,颔联“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则进一步强调了昙花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香飘四野春无管,影落孤灯夜有朋”通过描绘昙花的香气与花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尾联“谁识幽人贞白意,此心惟许月明知”则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杨巽斋的具体生平不详,我们无法得知确切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独自欣赏昙花绽放时,有感而发,昙花的短暂而美丽,以及它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纯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