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莫将闲事恼心胸,
且可随行逐队行。
行到水穷山尽处,
斜阳依旧向人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
放杖溪山款款风。
即此是生涯,
人间底事忙?
(注:您提供的“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实际上是这首诗中的两句,为了完整解析,我附上了整首诗的内容,但根据现有资料,这首诗可能有所改编或节选,因为标准的杨万里作品中,这两句并不直接连贯出现于同一首诗中,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译文
(针对您提供的两句)
- 卷帘亭馆酣酣日:卷起窗帘,亭馆中充满了温暖的阳光。
- 放杖溪山款款风:放下拐杖,漫步在溪山之间,感受着轻柔的风。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亭馆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阳光透过窗帘洒满室内,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放下拐杖,在溪山之间漫步,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整体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的美好心境。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酣酣日”和“款款风”的描绘,诗人将阳光和风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情感,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两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根据杨万里的整体创作风格和主题来看,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两句诗很可能是在他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