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全诗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年轻的时候,我带着上万名的士兵,挥舞着旌旗,指挥着精锐的骑兵,渡过长江去战斗,夜晚,北方的敌军在悄悄地准备箭矢,而我们南方的军队则在清晨时分发射着金光闪闪的箭矢,回忆往事,我不禁感叹现在的自己,春风已经无法染黑我的白胡须了,我曾经写过上万字的平定敌人的策略,但现在却只能换来东家种树的书,我一生刚强,铁嘴铜牙,却把那些高官显贵视为粪土。

释义

这首词上片追忆作者年轻时领兵抗金雪耻的豪迈气概;下片写词人晚年被迫退隐、理想落空的悲慨,全词从追忆过去写起,写被迫退隐、壮志难酬的感慨,塑造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性格豪迈、敢于反抗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赏析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于个人信念的坚守,词人自比为铁嘴铜牙,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而那些所谓的万户侯,在他眼中不过是粪土一般,这种豪迈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正是词人一生追求的写照。

整首词以追忆和感叹为主线,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词人从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到晚年时的无奈和悲愤,词中既有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残酷无情的揭露;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最终被迫退隐,在这首词中,他通过追忆自己年轻时的抗金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个人信念的坚守,这首词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