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的释义

春秋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二刘祠

宋·杨万里

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汉室昔分南北派,蜀人今说东西楼。

孔明已死公犹在,关张虽雄将不侯。

遗庙只今香火地,独留名姓在人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了一种既幽默诙谐又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山南山北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楸树,千百年来,天下人都敬仰着两位刘氏英雄(指刘备与诸葛亮),汉朝时期,皇室分裂为南北两派,而现在的蜀地人们仍在传颂着东西两楼的英雄事迹(这里可能暗指蜀汉的基业与英雄),诸葛亮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犹存;关羽、张飞虽然勇猛无比,但他们的将领身份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封侯,这座遗留下来的庙宇仍然是香火旺盛之地,只有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了人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二刘祠(可能指祭祀刘备与诸葛亮的庙宇)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对蜀汉英雄及其事迹的缅怀与敬仰,诗中通过对比诸葛亮与关羽、张飞的命运,强调了诸葛亮虽死犹生的精神影响,以及英雄名垂青史的永恒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描绘山南山北的松树和楸树,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英雄颂歌做了铺垫,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蜀汉英雄的伟大与不朽,诗中“孔明已死公犹在”一句,既是对诸葛亮精神的赞美,也是对英雄精神的永恒价值的肯定,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亲切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四川期间,当他看到二刘祠及其周围的景象时,心中涌起对蜀汉英雄的敬仰与缅怀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杨万里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英雄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普遍敬仰与怀念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