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方寸著乾坤,传到南轩更莫论。的释义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横渠心学

宋·张栻

横渠方寸著乾坤,传到南轩更莫论。

理学渊源承往圣,心传微妙悟天根。

道源千载留遗爱,学海无涯仰后昆。

一脉相承光日月,儒风浩荡满乾坤。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栻(1133年—118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官员,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曾师从胡宏,深受其理学思想影响,张栻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与教育,主张“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著作丰富,包括《南轩集》等。

译文

横渠先生(张载)的心中藏着天地万物,他的学问传到南轩(张栻)这里更是无法言尽,理学的渊源承自古代圣贤,心传的微妙之处让人领悟到了天地的根本,道统流传千载,留下了无尽的爱与智慧,学海无边,后人仰望不已,这一脉相承的学问如同日月般光辉灿烂,儒家的风气浩荡充盈于天地之间。

释义

本诗赞美了横渠先生(张载)的理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南轩(张栻)的传承,使得理学更加发扬光大,诗中“方寸著乾坤”形象地描绘了张载心中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传到南轩更莫论”则强调了张栻在继承和发展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又展现了理学传承的辉煌历程,首联直接点题,突出了张载的理学成就;颔联进一步阐述理学的渊源与心传的微妙;颈联通过“道源千载”和“学海无涯”的描绘,展现了理学传承的悠久历史和广阔空间;尾联则以“一脉相承光日月,儒风浩荡满乾坤”作结,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理学对后世社会的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张栻在南宋时期,正值理学兴盛之际,他作为理学的重要传承者之一,深感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此诗可能是他在研究理学、传承师道的过程中,有感而发,旨在表达对先贤张载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理学传承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通过这首诗,张栻不仅表达了对理学的热爱和追求,也激励了后人不断学习和传承理学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