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含香有知己,弹冠端复为王阳。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天上曲

唐·王昌龄

天上含香有知己,弹冠端复为王阳。

玉壶美酒倾难尽,金樽对月意未央。

云外飞鸿传尺素,风中落叶寄秋光。

人生何处无芳草,且把闲情付酒乡。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王昌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译文

在天上飘散着芬芳香气的地方有我的知己,我整理好衣冠准备再次成为像王阳那样的贤士,玉壶中的美酒倾倒不尽,金樽对着明月情意未尽,云外的飞鸿传递着书信,风中的落叶寄托着秋天的光芒,人生何处没有美好的景致呢?姑且把闲情逸致寄托在酒乡之中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天上人间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天上含香有知己”以天上的芬芳香气比喻知己的美好,次句“弹冠端复为王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成为贤士的决心,后四句则通过描绘美酒、明月、飞鸿、落叶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深情厚谊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首联以天上的芬芳香气引出知己的美好,为全诗奠定了高远的基调;颔联则通过整理衣冠、准备成为贤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颈联通过飞鸿传书、落叶寄秋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尾联则以“人生何处无芳草,且把闲情付酒乡”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注:由于本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此诗可能创作于王昌龄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际,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仕途的坎坷不平,诗人深感疲惫和无奈,他通过描绘天上人间的美好景象和闲适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知己的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