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灯月
唐·李商隐
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
满城灯影疑星落,遍地霜华似月寒。
不向繁华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流年。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今年上元节你一定要记住,我们在雪中观赏着红灯与白月,满城的灯光仿佛星星坠落,遍地的霜华如同月光般寒冷,我们不向繁华世界争宠夺爱,只将心事寄托于流逝的时光,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青山之外,在那月满松风的小径上自在悠闲。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元节(元宵节)时与友人或心上人在雪中观赏灯月的情景,通过“红灯白月雪中看”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节日氛围和自然景观,诗中也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
赏析
首联“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直接点题,既交代了时间(上元节),又描绘了独特的观赏场景(雪中观灯月),颔联“满城灯影疑星落,遍地霜华似月寒”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和雪夜的寒冷,颈联“不向繁华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流年”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尾联“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厌倦,在上元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他选择远离繁华的市井,与友人或心上人在雪中静静地观赏灯月,这种独特的观赏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