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半狂半痴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半似清狂半白痴,不须人笑我心知。
年来得意青山外,未老先愁白发时。
四海交游无近远,五湖风月不论资。
几回惆怅东阑下,一树寒梅白玉枝。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书画皆精,尤其擅长画竹,其画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郑板桥为人豁达不羁,性格直率,其作品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译文
我时而清醒如狂,时而痴傻如愚,这样的状态不需他人嘲笑,我自己心里清楚,近年来我在青山绿水间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但还未到老年就已开始为白发而忧愁,我与四海之内的朋友交往,不论距离远近,都真诚相待;我欣赏五湖四海的风月美景,从不计较花费,多少次在东边的栏杆下惆怅,只为一树洁白如玉的寒梅而驻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半狂半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半似清狂半白痴,不须人笑我心知”直接点出诗人的心境,既狂放不羁又略带痴傻,但内心却十分清醒,颔联和颈联则分别描述了诗人在青山绿水间寻找乐趣、与四海朋友真诚交往以及欣赏自然美景的生活状态,尾联则以寒梅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特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半狂半痴”的形象塑造,展现了自己不拘一格、超脱世俗的个性,诗人对青山绿水、四海朋友以及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坦然接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即追求个性自由、超脱世俗束缚,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在清代文坛上,郑板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