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宣城墨池歌

唐·杜牧

旧来鸡距说宣城,近来墨池说毗陵。

笔阵横空走风雨,墨花飞洒作春冰。

书成欲寄庾安西,纸短情长泪沾臆。

何当火急传家信,好把宣城换得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也颇有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脍炙人口,杜牧在政治上颇有抱负,但一生仕途并不顺利,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译文

过去人们谈论宣城,总是提到那里的鸡距笔;而近来,毗陵的墨池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书法家挥毫泼墨,笔势如风雨交加,墨花飞溅如同春天的冰凌,书写完成后想要寄给远方的庾安西,但纸张太短,情意太长,泪水沾湿了衣襟,多么希望能尽快传来家书,让我用宣城的鸡距笔来换取这毗陵的墨池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宣城的鸡距笔和毗陵的墨池,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家乡(或某位友人所在地)的思念之情,诗中“笔阵横空走风雨,墨花飞洒作春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书法家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而“书成欲寄庾安西,纸短情长泪沾臆”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尽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书法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笔阵横空走风雨,墨花飞洒作春冰”两句,不仅描绘了书法艺术的壮美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书成欲寄庾安西,纸短情长泪沾臆”则通过书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尽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的仕途不顺和思乡之情有关,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居无定所,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宣城的鸡距笔和毗陵的墨池,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家乡(或某位友人所在地)的思念之情,他也可能借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政治的感慨和忧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的“宣城”和“毗陵”是真实的地名,但诗中的“鸡距说宣城”和“墨池说毗陵”可能是诗人为了艺术效果而进行的虚构或夸张,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