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先生一醉万事已,那知身在尘埃里”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杂感》
宋·陆游
先生一醉万事已,那知身在尘埃里。
高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今作蒹葭倚。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先生一旦喝醉,世间万事都已忘却,哪里还知道自己正身处尘埃俗世之中呢?在东山上高卧了三十年,哪里会想到如今竟像那河边的芦苇一样,随风摇摆,无所依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前两句通过“一醉万事已”描绘了诗人醉后的忘我境界,后两句则通过“高卧东山”与“今作蒹葭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从隐居山林到身处世俗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先生一醉万事已,那知身在尘埃里”以醉后的忘我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忘却,后两句“高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今作蒹葭倚”则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从隐居到世俗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奈和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己从隐居到世俗的转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杂感》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陆游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向往,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