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枕上
宋·陆游
萧萧华发卧江村,
世味年深薄似纱。
寒宵老眼只长醒,
蝴蝶频催梦不成。
自许文章传后世,
岂知饥冻死空山。
灯前抚卷空流涕,
何日青衫染绛霞。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1125年至1210年,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内忧外患的时期,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壮志难酬,晚年退居家乡,陆游的诗作数量惊人,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也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译文
在寒冷的夜晚,我这双老眼总是难以入睡,尽管蝴蝶(象征梦境中的美好)频频催促,但我的梦却始终无法成形,这里,“蝴蝶频催梦不成”一句,用典自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释义
“寒宵老眼只长醒”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反映了其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蝴蝶频催梦不成”则通过梦境的破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整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退居家乡时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晚年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望,诗中“萧萧华发卧江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晚年形象,而“世味年深薄似纱”则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后两句“寒宵老眼只长醒,蝴蝶频催梦不成”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绝望。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的时期,国家内忧外患,而他本人也多次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晚年退居家乡的他,虽然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却并未因此减少,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颗始终燃烧着爱国热情的心,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