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兰
宋·释绍嵩
弟兄蕙茂仍兰发,顿有机云在眼前。
秀色可餐人不见,清香时度水潺湲。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作者简介
释绍嵩作为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他擅长以诗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他的诗作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兄弟般的蕙草和兰花茂盛生长,眼前仿佛出现了机云(指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的才华,这秀美的景色让人垂涎欲滴,却难以亲眼见到,只有那清新的香气不时飘过潺潺的流水。
释义
“弟兄蕙茂仍兰发”形容蕙草和兰花如同兄弟般茂盛生长,寓意着美好的品质和才华的相互映衬。“顿有机云在眼前”则借用了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的典故,比喻眼前仿佛出现了才华横溢的人物。“秀色可餐人不见”形容景色秀美,但难以亲眼见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遗憾。“清香时度水潺湲”则通过描写兰花的香气不时飘过流水,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兰花和蕙草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才华的赞美,首句“弟兄蕙茂仍兰发”以兄弟般的蕙草和兰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美好品质和才华的相互映衬,次句“顿有机云在眼前”则借用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后两句“秀色可餐人不见,清香时度水潺湲”则通过描写景色的秀美和香气的飘散,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释绍嵩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之中,他通过描绘兰花和蕙草的茂盛生长以及香气的飘散,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品质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也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来增添诗意的深度,使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哲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题兰”,但其中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赞美,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植物形象,还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