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月宫春
唐·毛文锡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兔冷蟾寒不出时,群仙无睡尚游嬉。
玉栏干外清光溢,云影徘徊。
万籁无声天地静,惟闻花下漏声催。
作者简介
毛文锡,唐代晚期至五代时期的词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后蜀,曾任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以词名世,毛文锡的词风清新婉约,多描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物,对后世词坛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录在《花间集》等词集中。
译文
在水晶般的月宫中,桂花悄然绽放,神仙们多次前来探访,当玉兔感到寒冷,蟾蜍也畏寒不愿出宫时,群仙却毫无睡意,仍在月宫中嬉戏游玩,玉制的栏杆外,清辉四溢,云影在月光下徘徊,整个世界万籁俱寂,只有花丛下的更漏声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月宫中的景象,展现了神仙们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兔冷蟾寒不出时”一句,以玉兔和蟾蜍的畏寒不出,反衬出群仙的活力与欢乐;“群仙无睡尚游嬉”则直接描绘了神仙们夜不能寐、尽情嬉戏的场景,整首词意境清幽,语言华美,富有想象力。
赏析
这首《月宫春》以月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词中既有对月宫美景的描绘,如“水晶宫里桂花开”、“玉栏干外清光溢”,又有对神仙生活的刻画,如“神仙探几回”、“群仙无睡尚游嬉”,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月宫的幽静与美丽,还透露出神仙们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表现手法上,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等手法,如“兔冷蟾寒”与“群仙无睡”的对比,突出了神仙们不畏严寒、充满活力的形象;而“万籁无声天地静”与“惟闻花下漏声催”的烘托,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宫的清幽与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月宫春》可能创作于毛文锡在宫廷任职期间,作为翰林学士承旨,他有机会接触到宫廷中的各种文化和艺术,对月宫、神仙等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词人可能通过描绘月宫中的神仙生活,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月宫和神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也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题材,毛文锡的这首词正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