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书怀
宋·陆游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胸中自有丘壑藏,笔下常存风云逐。
世事纷纭何足道,人生如梦须臾度。
愿将热血洒疆场,不枉此生男儿骨。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口中诵读诗书如同布谷鸟啼叫般清脆,眼神清澈、骨骼清奇如同冰玉雕琢,胸中藏着对山川自然的深刻理解,笔下常描绘出风云变幻的壮丽景象,世间的纷扰繁杂哪里值得挂齿,人生短暂如梦一般匆匆流逝,只愿能将一腔热血洒在保卫国家的疆场上,才不枉此生作为男儿的铮铮铁骨。
释义
首句“口角诵书如布谷”描绘了诗人勤奋读书的情景,声音清脆如同布谷鸟啼叫,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热爱,次句“眼光骨法俱冰玉”则形容诗人眼神清澈、骨骼清奇,暗喻其人品高洁、气质非凡,接下来两句“胸中自有丘壑藏,笔下常存风云逐”表达了诗人胸中藏有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笔下则能描绘出风云变幻的壮丽景象,后两句“世事纷纭何足道,人生如梦须臾度,愿将热血洒疆场,不枉此生男儿骨。”则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淡泊态度和对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个人情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勤奋读书、气质高洁、胸怀壮志的形象,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诗人以布谷鸟啼叫比喻诵读诗书的声音,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诗人以冰玉比喻自己的眼神和骨骼,既表现了自己的人品高洁,也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表达个人情怀方面,诗人以“胸中自有丘壑藏”和“笔下常存风云逐”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最后两句诗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臣当道,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陆游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勤奋读书、气质高洁、胸怀壮志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世事纷扰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