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李家童子颂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于王皇。
文彩飞扬惊四座,英才卓荦耀八荒。
笔端有物堪传世,胸中无物不成章。
他日凌云腾壮志,定教青史永流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江西李家有个少年郎,胸中藏书胜过王侯将相。
文采斐然震惊四座,英才卓越照耀四方。
笔下文章足以传世,胸中才情无不成章。
将来定能凌云壮志,让青史永远铭记他的光芒。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江西李家的一位少年才子,形容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首句点明身份和地域,次句用“腹载五车”形容其学识丰富,超过王侯,三、四句进一步描绘其文采飞扬、英才卓荦的形象,五、六句则通过“笔端有物”和“胸中无物不成章”来强调其文学造诣之深,末句预言其未来必将成就非凡,青史留名。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赞美了李家少年的才华和学识,诗人通过“腹载五车”、“文彩飞扬”等词语,将少年的才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预言其未来必将成就非凡,表达了对少年才子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才的赞美和敬仰。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风气崇尚文学,文人墨客辈出,刘禹锡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年轻才俊充满了敬意和期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听说了江西李家有一位少年才子,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便心生敬意,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和勉励这位少年,通过这首诗,刘禹锡表达了对年轻人才的重视和期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