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出自哪首诗?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舟行

唐·韦庄

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

风送孤帆云里去,月临高阁水中空。

荒村寂寂人烟少,古寺萧萧暮雨蒙。

何处渔歌惊宿鸟,夜深灯火照孤蓬。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急流中船只奋力前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靠近岸边时又需移船,却发现牵引之路已走到尽头,风推送着孤帆向云深处驶去,月光照耀着高阁,水中映出空灵的倒影,荒凉的村庄寂静无声,人烟稀少;古老的寺庙在傍晚的细雨中显得更加萧条,何处传来渔歌惊扰了栖息的鸟儿,夜深时分,灯火照亮了孤独的船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经一处急流与近岸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文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直接点题,写出了行舟的艰难与环境的喧嚣;后六句则进一步展开,描绘了沿途的风景与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荒凉景象的感慨。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复杂心境,首联“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以动衬静,通过急流与人声的对比,以及近岸移船的艰难,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变化的氛围,颔联“风送孤帆云里去,月临高阁水中空”则以景寓情,通过孤帆、云、月、高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知的向往,以及面对孤独时的淡然与超脱,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荒凉景象和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受,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游历四方、体验生活之时,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悟,诗中的荒凉景象和孤独感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