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出自哪首诗?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胥口即事

宋·郑獬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顷芦花明照日,一川枫叶冷摇风。

鱼吹细浪摇歌扇,人语惊飞落雁鸿。

无限归心随浪去,夕阳回首望吴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獬(1022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郑獬,字毅夫,安陆(今属湖北)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少时聪敏好学,后进士及第,曾任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等职,郑獬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书法作品也颇受赞誉,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修养。

译文

北来的江水与西来的河水在此相逢,胥口的波涛显得格外汹涌,万顷芦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川枫叶在冷风中摇曳生姿,鱼儿在细浪中跳跃,仿佛摇动着歌扇,人们的谈话声惊飞了成群的落雁,我无尽的归心随着浪花远去,夕阳下回首遥望那遥远的吴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胥口江水的壮阔景象,以及周围自然风光的美丽,首联点明胥口江水的特点,即北江西水交汇,波涛汹涌,颔联通过芦花和枫叶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既有阳光的明媚,又有冷风的萧瑟,颈联则通过鱼儿的跳跃和落雁的惊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无尽的归心和对远方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胥口江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胥口的壮阔景象和秋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描绘鱼儿和落雁等动物,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趣味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归心,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獬在游览胥口时所作,胥口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水道之一,诗人在此游览时,被胥口的壮阔景象和美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胥口风光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也展现了郑獬作为北宋文学家的才华和艺术修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