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渠走水穿三店,独树欹流荫两檐。的释义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双渠诗

唐·韦庄

双渠走水穿三店,独树欹流荫两檐。

落日行人渐稀处,孤村残雨欲晴天。

寒鸦数点啼霜苦,野渡无人横小船。

此地风光堪入画,何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两条水渠流淌着清水穿过了三座村庄,一棵孤独的树倾斜着,它的枝叶为两边的屋檐提供了阴凉,夕阳西下,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孤独的村庄在残留的雨水后即将迎来晴天,几只寒鸦在寒霜中凄苦地啼叫,荒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一只小船横在那里,这里的风光如画般美丽,哪里还需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通过“双渠走水穿三店,独树欹流荫两檐”两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黄昏景象,以及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首联“双渠走水穿三店,独树欹流荫两檐”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水渠与村庄、树木与屋檐的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孤独,尾联则以“此地风光堪入画,何须更问武陵源”作为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乡村生活经历有关,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现实的反思,这首诗通过对乡村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细腻的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首联与题目中的关键词完全吻合,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在赏析和解读时,我们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来全面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推测和解读空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