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垂头向人揖,一时唤入诚斋集。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7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岸柳垂头向人揖,一时唤入诚斋集”,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咏柳》,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咏柳

南宋·杨万里

岸柳垂头向人揖,一时唤入诚斋集。

风来忽作翻花舞,雨过还成泣泪姿。

日永如年愁欲绝,春归何处恨难追。

只今憔悴江南客,独倚危楼看落晖。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富有幽默感,善于捕捉并表现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岸边的柳树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行人行礼,这一景象被我一时兴起,唤入了我的《诚斋集》中,风起时,柳枝翻飞如同跳舞的花朵;雨过后,又仿佛带着泪珠的姿态,日子漫长如同度日如年,愁绪难解;春天归去,不知何处寻觅,只留下满腔的遗憾,如今我这个憔悴的江南游子,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望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变化,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春天的留恋,首句“岸柳垂头向人揖”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情感,引出全诗的主题,接下来几句通过风、雨、日、春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和无奈,尾句则以诗人独倚高楼看落晖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赏析

这首诗以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柳树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诗人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使得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还善于捕捉并表现稍纵即逝的细节,使得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江南,远离朝廷,仕途不顺,内心充满了愁绪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形态变化,寄托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还通过独倚高楼看落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