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霁

唐·刘禹锡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飞近水禽。

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

日照前山初化雪,风吹古木奏笙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刘禹锡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雨过天晴,长空如洗,远山初露,尚未知名,夜晚江上挂着弯月,时有水禽惊飞近岸,万里长空无云,天空清澈如水,一轮新月宛如新磨的镜子,色泽清冷如霜,阳光照耀着前山初化的积雪,微风吹拂着古老的树木,发出如同笙簧般的悦耳声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中“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两句尤为传神,前者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清澈,后者则以新镜比喻新月,形象地表现了月色的清冷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景抒情的佳作,全诗以雨后初晴的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两句尤为出色,不仅描绘了天空的清澈与月色的清冷,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的宁静与和谐,正是诗人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体现,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