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联句
唐·皎然
道意何为贵,穷通事各违。
千峰随鸟去,万木看云归。
野寺人稀至,禅房花乱飞。
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皎然,他是一位著名的僧人、诗人和茶学家,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僧侣,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宗教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坛的“释子之冠”。
作者简介
皎然一生崇佛好茶,与陆羽交往甚密,常品茶论诗,他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在中国诗论史上有较高的地位,皎然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译文
道意何为珍贵之处?穷达之事各有违背。
千峰随着鸟儿飞去,万木看着云彩归来。
野寺中人来人往稀少,禅房里花儿纷飞。
与你联句作诗篇章未完,帝城的钟声已经敲响,西峰迎来了拂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道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穷通的淡然态度,前两句点明道意的珍贵和人生穷达的无奈,中间四句通过描绘千峰、万木、野寺、禅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联句未了和帝城钟动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联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道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千峰随鸟去,万木看云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而“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两句,则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禅修生活和与友人的交往有关,皎然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禅意和淡泊,在与友人联句作诗的过程中,他或许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从而产生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这首诗也反映了皎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意生活,皎然表达了对道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