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柳絮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乱烘烘似丧家之犬,急匆匆如漏网之鱼。
只么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
一阵风来忽坐地,浑身无力向人斜。
翻阶趄石,绕屋穿帘,焦叶带霜,萎花含露。
体轻惟有主人怜,坐卧依偎伴主眠。
深闺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画家,约生于1715年,卒于约1763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红楼梦》,该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译文
柳絮如同百花洲上坠落的粉色花瓣,又似燕子楼中残留的香气,它们一团团地聚集在一起,像球一样滚动,漂泊的命运也如同人一样薄弱,空自缠绵悱恻,诉说着风流往事,连草木也知道忧愁,美好的时光竟然就这样消逝,让人感叹今生,谁来舍弃,谁来收留?嫁给东风,春天却不管不顾,任凭你离去,忍心让你停留吗?
(以下为“只么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所在部分的译文)
柳絮乱哄哄地跳跃,行人都没有察觉,忽然间它们就飞舞起来,自成一片花海。
释义
“只么跳行人不觉,忽然飞起自成花”这两句诗描绘了柳絮在风中飞舞的情景,柳絮轻盈地跳跃,以至于行人都没有察觉到它们的存在,但就在不经意间,它们忽然飞起,形成了一片片美丽的花海,这既表现了柳絮的轻盈和随风而动的特性,也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美丽。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絮在风中飞舞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柳絮轻盈、飘逸的特点,通过“只么跳行人不觉”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现了柳絮的微小和不易察觉,而“忽然飞起自成花”则突出了柳絮飞舞时的美丽和壮观,整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丽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咏柳絮》是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为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吟咏柳絮,各自创作了一首关于柳絮的诗,曹雪芹通过林黛玉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黛玉的才情和性格,也寓含了对生命无常和美丽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曹雪芹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