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羽衣浑不带,炎官火伞却将来。全诗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夏日

宋·杨万里

白帝羽衣浑不带,炎官火伞却将来。

须教翠盖倾低露,更倩红妆扫却埃。

荷芰风清薰翠袖,芰荷香冷透鲛绡。

夜久雨余天乍霁,月华星彩共徘徊。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白帝(秋神)的羽衣似乎还未带来凉爽,而炎官(火神)的火伞却已经降临,需要让荷叶倾斜以倾泻下清凉的露珠,再请荷花仙子扫除尘埃,荷叶在清风中摇曳,清香沁人心脾,仿佛能穿透精致的丝织品,夜晚长久,雨后初晴,天空放晴,月光与星光交相辉映,共同徘徊在夜空之中。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与夜晚的清凉,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好,首联“白帝羽衣浑不带,炎官火伞却将来”以神话中的白帝(秋神)与炎官(火神)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由热转凉的期待与现实的炎热,颔联与颈联则通过荷叶、荷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美丽,尾联则描绘了雨后初晴,月光与星光交相辉映的宁静夜晚。

赏析

本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景色的变化与美好,诗人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诗歌既富有想象力又贴近现实生活,诗人通过荷叶、荷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尾联的月光与星光交相辉映,更是将诗歌推向了一个高潮,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但诗人杨万里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在炎热的夏日里,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的变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他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诗歌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