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高适
出处何心一似云,世间万事不关身。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高适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译文
我随心所欲地漂泊如云,世间的万千事务都与我无关,松林中的清风为我解开了衣带,山间的明月映照着我悠闲地弹琴,你若问我穷困与显达的哲理,我就听那渔歌高亢,随着渔舟深入浦里去了。
释义
首句“出处何心一似云”表达了诗人对出处行藏的毫不在意,如同浮云一般自由自在,次句“世间万事不关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后两句通过描绘松风、山月、弹琴、渔歌等意象,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是高适闲居时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诗中“出处何心一似云”和“世间万事不关身”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和态度,展现了其豁达洒脱的性格,而“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两句,则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美好与惬意,最后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则以问答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穷达命运的淡然态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高适的仕途经历有关,高适早年仕途不顺,曾长期在边塞任职,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苦,后来虽然一度得到重用,但晚年又遭遇贬谪和流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可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纷扰,从而产生了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这首诗正是他在闲居时期,对这种思想情感的抒发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