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立层台岸幅巾,除莺作伴更无人。出自哪首诗?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独坐

宋·释绍嵩

小立层台岸幅巾,除莺作伴更无人。

一池碧水涵明月,满院清风拂绿筠。

花落鸟啼春寂寂,云开日出晓氤氤。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水滨。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禅意心境,其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禅意,反映了宋代僧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译文

我站在高台上,轻轻整理着头巾,身边除了黄莺鸟作伴,再无他人,池水清澈,倒映着明亮的月亮,院子里清风徐来,吹拂着翠绿的竹子,花儿凋落,鸟儿啼叫,春天显得格外寂静,云开日出,早晨的雾气渐渐散去,这里的深意谁能理解呢?我只得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望着水边沉思。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独自站在高台上,享受宁静自然之美的情景,通过“小立层台”、“除莺作伴”等细节,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以“碧水涵月”、“清风拂筠”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首联“小立层台岸幅巾,除莺作伴更无人”直接点出诗人的孤独与超脱,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与颈联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水滨”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心境的坚守,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僧侣文人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常通过寄情山水、追求内心宁静来寻求精神慰藉,释绍嵩作为僧人诗人,更是将这种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此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面对自然美景,心生感慨,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所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