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杂兴

宋·陆游

风光不到棘围里,春色也寻茅舍旁。

舍北舍南皆种柳,舍前舍后尽栽桑。

鸡豚社日相邀饮,儿女秋千笑语狂。

老病自怜难预此,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美好的风光虽然难以照进那棘围(指科举考场)之中,但春色却也会悄悄地寻找到简陋的茅舍旁边,茅舍的南北都种满了柳树,前后则栽满了桑树,在社日这一天,村民们会相互邀请,一起饮酒庆祝,而孩子们则在秋千上欢声笑语,尽情玩耍,我年老多病,自感难以参与到这样的欢乐之中,只能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那飞翔的沙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己年老多病、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比“风光不到棘围里”与“春色也寻茅舍旁”,表达了自然之美对所有人的平等与包容,即使是最简陋的茅舍也能享受到春色的眷顾,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村民的淳朴生活,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尾联则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只能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他早年曾立志抗金,但多次被朝廷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因主张北伐而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乡村时所作,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的深厚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