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的释义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游西湖

宋·张孝祥

三处西湖一色秋,

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原是西湖长,

更向罗浮得胜游。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孝祥(1132年—11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人齐名,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高中状元,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等职,张孝祥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且擅长书法,尤以草书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三处西湖都呈现出同样美丽的秋色,

无论是杭州的钱塘西湖、安徽的颖州西湖,还是广东的罗浮西湖。

苏东坡本就是西湖的知音与守护者,

他更在罗浮西湖留下了难忘的胜游记忆。

(注:历史上并无“罗浮西湖”,此处或为诗人艺术加工,借以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广泛赞美及与苏东坡的共鸣。)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三处名为“西湖”的地方(实际上仅杭州西湖为真实存在,其他两处为诗人构想或借喻),展现了西湖美景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同时借苏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职杭州,对西湖有着深厚情感)的形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无限向往与赞美。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人以“三处西湖一色秋”开篇,既展现了西湖美景的广泛存在,又暗示了无论何地,西湖之美皆能触动人心。

2、文化共鸣:提及苏东坡,不仅因为他是西湖文化的代表人物,更因他的人生哲学与艺术成就,使西湖之美与人文情怀紧密相连。

3、艺术手法:诗中“更向罗浮得胜游”一句,虽为虚构,却巧妙地拓宽了西湖的文化内涵,使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广阔视野。

创作背景

张孝祥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个人游历经历及对西湖文化的热爱有关,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张孝祥对自然美景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深厚的情感,西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以其自然风光著称,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张孝祥通过此诗,既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苏东坡等前辈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展现了其作为文人的艺术追求与文化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