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峰头寺
唐·白居易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万籁此中都寂灭,一钟何处起悠扬。
天开地辟成千古,水色山光共一塘。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展现古代诗词风格及解析框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站在峰头寺的寺楼上,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这清冷的景象让我想起了东坡居士(苏轼)那锦绣般的才情也被这清幽所感染,四周万籁俱寂,只有远处的一钟悠扬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天地初开,千古如斯,眼前的水色山光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样的仙境只应存在于天上,人间难得有几次机会能够领略到这样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峰头寺夜晚的清幽景象,通过寺楼、明月、钟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东坡居士的锦绣才情作为对比,强调了这种清幽之美对心灵的震撼,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间仙境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清杀东坡锦绣肠”一句,通过对比东坡居士的才情与清幽景象的感染力,突出了后者对前者的震撼作用。“万籁此中都寂灭,一钟何处起悠扬”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悠远的意境。
在主题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间仙境的向往,通过描绘峰头寺夜晚的清幽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峰头寺时所作,当时,白居易或许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际,而峰头寺的清幽景象给了他一种心灵的慰藉,在寺楼上仰望明月,听着远处的钟声,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