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出自哪首诗?

梦梦5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诗中这两句并非连续出现,且全诗内容如下:

原诗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晴岚。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安。

我问南溪竹,竹答云可知。

竹枝不直上,反作缨下垂。

我问南溪竹,竹答还自迷。

此君何独然,君看霜雪时。

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

更开一径修竹里,坐待青阴长夏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译文

(关于您提供的两句)“我来到这官署没有多久,梅花已经黄得深沉,李子也已绿得肥硕。”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到任不久所见到的自然景象,梅花和李子的色彩变化反映了季节的更迭,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赏析

王安石此诗以竹为引子,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和谦逊低垂的品格,进而引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您提供的两句,虽然并非直接描写竹子,但通过对梅、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功底。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仕途中的某个时期,具体年份不详,王安石一生仕途起伏,多次被贬谪又复起,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深刻,此诗可能是在他调任新职后,面对新环境中的自然景象,有感而发之作,通过咏竹,以及对梅、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淡然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您提供的两句诗在整首诗中并非直接相连,但它们共同构成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