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恨来时差巳晚,不如清晓看新妆。出自哪首诗?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牡丹

唐·齐己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夜分明来报曙,却恨来时差巳晚,不如清晓看新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齐己(约864年—约937年)

朝代:唐代晚期

作者简介

齐己,晚唐著名诗僧,字得生,一字山房,潭州(今湖南长沙)人,自幼家贫,出家为僧后,遍游名山大川,遍览佛教经典,亦深谙诗文之道,他的诗作风格清丽脱俗,多抒发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与郑谷、贯休等诗人有交往,并受到他们的赞赏,齐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传世作品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这一朵牡丹价值千金,本以为它的颜色最为深沉,今夜它分明是来报告黎明的到来,但我却遗憾自己来得太晚,未能赶在清晨时分欣赏到它初绽的新妆。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牡丹的珍贵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错过的遗憾之情,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其美丽与价值不言而喻,但诗人却因未能及时欣赏到其清晨初绽的娇美而心生遗憾,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却不仅仅是对牡丹之美的赞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牡丹的珍贵与美丽,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诗人“却恨来时差巳晚”的遗憾,则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往往难以把握的无奈,通过“不如清晓看新妆”的表述,诗人也表达了对纯真、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佳作。

创作背景

齐己作为一位游历广泛的诗僧,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游历某地,偶遇牡丹盛开,却因故未能及时欣赏到其清晨初绽的美景时所作,诗人通过对牡丹之美的描绘与对错过美景的遗憾之情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纯真、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