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杂感
宋·陆游
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花下小酌留春色,柳边高卧送春归。
闲愁似梦初回后,往事如尘欲落时。
莫道闲情都忘却,有时心绪自成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细细地与东风诉说着作诗的情怀,但东风未必会理会我的诗心,在花下小酌,试图留住春天的色彩,在柳边高卧,目送春天的离去,闲愁就像梦初醒后的感觉,往事则如同即将落下的尘埃,不要说我已经忘却了所有的闲情逸致,我的心绪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痴迷之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热情的抒发,首句“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赋予了选择权,暗示了诗人虽然满怀诗意,但自然界的春天(东风)并不一定会接受或理解这些诗作,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花下小酌、柳边高卧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尾联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闲愁与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偶尔陷入的痴迷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以“作诗细与东风道”开篇,新颖别致,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又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与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反思,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诗人面对花开花落、春去春回的景象,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春日杂感》,诗中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与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创作不易的深刻体悟,反映了陆游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