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一路新凉君会否,晴无日色雨无泥。
山行步步如寻梦,林鸟声声似唤诗。
野老村居无近远,竹篱茅舍有高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是宋代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你可知道这一路上新凉的感觉?晴天时天空没有炽热的日光,雨天时道路又无泥泞,在山间行走,每一步都像是在追寻梦境,林中的鸟鸣声声声都像是在呼唤着诗句,山野间的老人居住的村落不论远近,竹篱笆和茅草屋错落有致,归来后饱餐一顿,到了黄昏时分,不脱蓑衣便直接躺在月光下休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感受到的清新凉爽,以及沿途所见的山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一路新凉”开篇,点明了时令特征,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喜爱,诗人用“晴无日色雨无泥”来进一步描绘这一路上的天气状况,既无烈日炙烤,也无泥泞阻碍,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在行走的过程中,诗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林鸟的叫声也仿佛在为他的诗句增添灵感,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野间的村落和民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不脱蓑衣卧月明”的洒脱姿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赵师秀在山间行走时即兴创作的,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人,赵师秀在行走中感受到了山间的清新凉爽和宁静美好,于是将这些感受化为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赵师秀作为江湖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创作风格,即注重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追求清新自然、淡泊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