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中峰元来觉,回头已度打头峰。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打头山

宋·释绍嵩

行到中峰元来觉,

回头已度打头峰。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具体生平记载不多,但他的诗作却流传甚广,为后人研究宋代佛教文化与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译文

行至山峰的中段,方才觉悟到攀登的意义,

回望来时路,已然跨越了那座曾令人畏惧的打头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攀登过程中的心境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行到中峰元来觉”意味着在攀登至半山腰时,诗人突然领悟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觉醒,可能是对生命意义、宇宙奥秘或佛教禅理的领悟。“回头已度打头峰”则象征着诗人已经克服了前行路上的最大障碍,无论是实际的山峰还是内心的恐惧与疑惑,都已被一一超越。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登山图景,同时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行到中峰”与“回头已度”的对比,展现了从迷茫到觉悟、从困难到超越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历程的隐喻,也是对人生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追求精神升华的普遍规律的揭示,诗中“元来觉”三字,尤为点睛之笔,强调了觉悟的突发性与重要性,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与启迪。

创作背景

释绍嵩的这首《过打头山》很可能是在一次实际的登山经历中触景生情而作,宋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禅宗思想尤为盛行,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觉悟,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其生活与修行自然与山水自然紧密相连,在一次登山过程中,面对险峻的山峰与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他或许产生了深刻的禅悟,于是将这份感悟化为诗句,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敬畏与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