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
宋·杨万里
嫩晴无日也无风,政是春光酒样醲。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官侍读、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归,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主张师法自然,对诗词语言的口语化、平民化有创造性的贡献,他的作品语言平易浅显、生动俏皮,风格清新幽默,颇受后人推崇。
译文
天空微晴,既无日光也无风,正是春光如酒一般浓烈的时候,人们常说花不能红过十天,但这种花却日日都沐浴在春风之中,常开不败。
释义
“嫩晴无日也无风”描绘了春天里一个晴朗但无强烈日光、也无风的温和天气;“政是春光酒样醲”则用比喻的手法,将此时的春光比作浓烈的美酒,形容其美好而醉人,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对比,强调这种花在春风中持续绽放的美丽与坚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一种特有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通过“嫩晴”、“无日也无风”和“春光酒样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醉人的春日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花的坚韧与美丽,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杨万里在春日里游览或闲居时所作,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杨万里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里,自然会有许多感触和灵感,这首诗就是他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创作出来的一首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佳作,在诗中,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