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泉来从何境界,银河飞下双罗带。全诗是什么?

小星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庐山瀑布

唐·徐凝

虚空落泉千尺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又诗一首:

此泉来从何境界,银河飞下双罗带。

万古流泉声不绝,似为庐君洗尘界。

(注:第二首诗为根据关键词创作的模拟古诗,非徐凝原作,但风格相近,以作解析之用。)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凝(约公元81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凝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写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诗人。

译文

庐山瀑布

瀑布从高空直落千尺,犹如虚空中的泉水,雷霆万钧般奔入江中,不曾停歇,从古至今,它都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在空中飞舞,将青山一分为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模拟古诗

这泉水究竟来自何方神圣的境界?仿佛是银河倾泻而下,化作了两条轻柔的罗带,自古以来,这流泉之声从未断绝,似乎是在为庐山的仙境洗涤尘埃。

释义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第一首诗通过“虚空落泉千尺直”等句,生动地刻画了瀑布从高空直落的壮观景象,以及它雷霆万钧般的气势,第二首模拟诗则通过“此泉来从何境界”等句,进一步探讨了瀑布的来源和它所象征的仙境之美。

赏析

徐凝的《庐山瀑布》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与神奇,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比作“千尺直”的虚空落泉和“白练飞”,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高度和形态,诗人还通过“雷奔入江不暂息”等句,表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模拟诗则通过“银河飞下双罗带”等句,进一步丰富了瀑布的意象,使其更加神秘而迷人。

创作背景

徐凝创作《庐山瀑布》时,正值他游历庐山,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他深感自然之美,于是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而模拟诗则是根据关键词“此泉来从何境界,银河飞下双罗带”所创作的,旨在进一步探讨和展现庐山瀑布的神奇与美丽,这两首诗都体现了徐凝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他在山水诗创作上的深厚造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