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怀
唐·白居易
老子年来不愿馀,祇惭霜鬓入金铺。
故园芜没身将老,一叶飘摇信宿芜。
梦绕故山人未去,秋风斜日雁相呼。
今朝偶向高楼望,望断天涯万里途。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白居易作品中并无直接与此完全一致的诗句,但风格与白居易的晚年心境相符。)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我这把老骨头近年来已无所求,只惭愧这满头的白发还走进了朝廷的高门大户(金铺,代指朝廷或权贵之门),故乡的家园已经荒芜,而我也将老去,就像那随风飘摇的落叶,不知归宿,梦中总是回到那遥远的故乡,人虽未归,心却早已飞回,秋风中,夕阳斜照,大雁相互呼唤着南飞,今天偶然登上高楼远望,却望断了天涯那遥远的路途。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老子年来不愿馀”直接点出诗人晚年心境的淡泊与无求,次句“祇惭霜鬓入金铺”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已年迈却仍在朝廷任职的惭愧之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漂泊无定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晚年复杂的心境,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晚年生活与故乡的荒芜、落叶的飘零等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诗人也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白居易晚年诗歌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成为其诗歌的重要主题,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身晚年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