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出自哪首诗?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偶感

唐·李颀

山径斜阳外,松风落叶间。

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尉等职,后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豪放飘逸,意境深远,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有交往,是唐代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边塞生活以及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在山间的小路上,夕阳斜照,松树间吹来阵阵凉风,落叶随风飘散。

并非是新来的朋友不愿意前来,而是上天让我这位老者在这里稍作停留,细细品味这山间的美景与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首句“山径斜阳外,松风落叶间”以景起兴,展现了山间傍晚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则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与感慨,认为自己之所以在这里停留,并非是因为有新朋友不愿前来,而是上天特意让他在这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前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抒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两句则通过巧妙的转折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与豁达态度,诗人以“天教老子小徘徊”一句,将自己对自然的留恋与对人生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又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颀辞官归隐之后,在仕途失意后,李颀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间美景的描绘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与向往,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豁达与超脱的人生态度,即无论人生境遇如何变迁,都要保持一颗平静与乐观的心去面对,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与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人生困境的积极心态与启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