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不住曲溪边,秪种高山不种田。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卢延让

无家不住曲溪边,秪种高山不种田。

莫道此中无胜事,晓风清露满林烟。

作者简介

卢延让,字子谔,号卢延平,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晚唐时期,一生历经战乱与动荡,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卢延让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没有人家不住在弯曲的溪边,只种高山上的地而不去耕种平原的田。

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好的事情,清晨的微风和晶莹的露珠,让整个树林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雾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选择居住在曲溪边的山林之中,远离尘嚣,只耕种高山上的土地,而不去耕种平原的田地,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林隐居图,诗人通过“无家不住曲溪边”一句,点明了自己的居住环境,曲溪边的山林,既远离尘嚣,又风景秀丽,是理想的隐居之地,而“秪种高山不种田”一句,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两句“莫道此中无胜事,晓风清露满林烟”,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升华,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山林景色,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晓风清露、林烟朦胧,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卢延让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卢延让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促使他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和对宁静生活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艰辛和不易。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