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友

唐·李商隐

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滋。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每次望向南方的云朵,感觉距离你不过咫尺之间,但实际上你却远在天涯,只能无奈地叹息,梦中与你分别时痛哭流涕,却难以将你唤醒;想要给你写信,笔墨还未沾湿纸张,思念之情已经催促着我把信写完,烛光半笼着金翡翠的屏风,麝香微微飘过绣着芙蓉的帷帐,刘郎已经怨恨蓬山遥远,而我们之间更是隔着比蓬山还要遥远的一万重山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通过“每望南云尺有咫,其人甚远只嗟咨”直接点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感觉距离不远,但实际上却难以相见,颔联通过梦境和书信两个场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苦,颈联则通过描绘室内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尾联则借用刘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相隔万重的无奈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思念之情时,运用了多种手法,通过“南云”这一意象,将诗人的思念之情与远方的友人联系起来,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具象化,通过梦境和书信两个场景的描绘,使得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生动和感人,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室内的环境描写,如“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既烘托出了室内的温馨氛围,又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诗人借用刘郎的典故,将个人的思念之情升华到了一种更加普遍和深刻的情感层面,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不幸时,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作,当时,李商隐身处逆境,仕途不顺,生活困顿,这使得他更加怀念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友人,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与这些友人难以相见,只能通过书信和梦境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