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卫公庙
唐·温庭筠
蜀江春色浓如酒,
蜀帝城边多古柳。
扫地焚香伴老僧,
闲来无事学琴奏。
随身琴鹤如清献,
治蜀功名更武侯。
惆怅灞陵原上路,
至今人忆卧龙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温庭筠,才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以词著称,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其诗词风格浓艳精巧,多写闺情,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
译文
蜀江的春色浓郁如同美酒,
蜀帝城边生长着许多古老的柳树。
我扫地焚香陪伴着老僧,
闲暇时无事便学习弹奏古琴。
随身携带的琴和鹤如同清廉的赵清献,
治理蜀地的功名更胜过了诸葛亮武侯。
惆怅地走在灞陵原上的路上,
至今人们还怀念着卧龙诸葛亮曾经游历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地的春色和古迹,以及诗人自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历史上治蜀功臣的敬仰和怀念。“随身琴鹤如清献”一句,用赵清献(宋代清官赵抃,号清献)的典故,形容诗人自己或所赞颂之人清廉高洁,随身只有琴和鹤为伴;“治蜀功名更武侯”则直接赞扬了诸葛亮(武侯)治理蜀地的卓越功勋。
赏析
这首诗以蜀地的春色和古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先贤的敬仰,诗中“蜀江春色浓如酒”一句,以酒喻春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蜀地春天的美丽和浓郁,而“随身琴鹤如清献,治蜀功名更武侯”两句,则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清廉高洁和卓越功勋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温庭筠在游览蜀地时,有感于当地的春色和古迹,以及历史上治蜀功臣的卓越功勋而创作的,蜀地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温庭筠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景色和故事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敬仰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贤的敬仰,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