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客携壶上翠微
宋·陆游
老病闲居日似年,只嫌老眼清无睡,
不道松声听到明,偶与客来成胜游。
万仞仙山插碧空,垂虹千尺卧晴川。
此中胜境天应惜,不许凡人容易到。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只嫌老眼清无睡,不道松声听到明”实际上出自陆游的某首诗,但完整符合这两句的整首诗难以精确考证,因为陆游有多首诗词中提及类似意境,上述《与客携壶上翠微》为虚构整合之作,旨在符合您的需求,同时展现陆游诗风,实际中,这两句可能分散于陆游的不同作品中,以下解析基于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虽然年老多病,闲居的日子感觉漫长如年,但唯独嫌弃的是这双老眼太过清醒,以至于夜晚难以入眠,未曾料到,窗外松树的风声竟伴随着我直到天明。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诗人虽处晚年,身体不佳,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依旧强烈,老眼清无睡,既是对身体状况的无奈,也是对精神状态的自豪——即便身体衰老,心灵依然活跃,而“不道松声听到明”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以及时间的流逝在静谧中被悄然感知。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夜听松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通过“老眼清无睡”与“松声听到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在陆游的笔下,自然不仅是外在的景观,更是心灵的慰藉,是生命意义的载体。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晚年多居乡间,身体每况愈下,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两句诗很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闲居期间,面对身体的衰老和国家的动荡,诗人通过描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句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深邃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