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方兄吟》
朝代:宋代
作者:李新
圣人枉索方兄价,我与贤人也一中。
不问世间争贵贱,但凭方寸定穷通。
黄金满屋非为富,清酒盈樽亦是空。
唯有方兄情意重,朝朝暮暮伴书丛。
作者简介
李新,字元应,号跨鳌先生,宋代眉州(今属四川)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擅长诗文创作,尤其在诗歌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李新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圣人无端询问方兄(指铜钱)的价值,我与贤人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我们不去过问世间人们如何争论贵贱,只凭借内心的尺度来判断命运的穷达,黄金堆满屋子并不算是真正的富有,清酒装满酒樽也不过是虚幻一场,只有方兄(铜钱)情意深重,日日夜夜陪伴在书卷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方兄(铜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金钱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金钱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贫富或命运的好坏,真正的富有在于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诗人也借方兄的形象,表达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与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方兄(铜钱)为引子,巧妙地展开了对金钱与人生价值关系的探讨,诗人通过对比黄金与方兄(铜钱),强调了金钱的虚幻性和书籍的珍贵性,诗中“不问世间争贵贱,但凭方寸定穷通”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金钱观念深入人心,诗人李新却对金钱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他更注重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金钱与人生价值关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寄托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与珍视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